“订单季”将推动外贸增速达预期
随着西方传统圣诞节的脚步越来越近,相关订单开始逐步增多,对我国外贸出口企业来讲,这一传统旺季的临近将大大推动企业相关产品的出口,缓解企业经营的压力。专家预计,这一季节性因素将有助于四季度我国外贸形势的进一步趋好,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由于欧美尤其是欧盟经济复苏依旧乏力,圣诞节因素对出口的拉动影响有限。正在举行的“广交会”上,不少参展企业都表示订单遇冷,四季度订单可能略有好转,但是难以感受到外贸的回升。
从国内因素来看,今年7月份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促使贸易便利化水平有所提高,外贸综合成本上升的压力有所缓解,为外贸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近期,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举措,以及有关外贸企业综合服务和支持政策即将出台,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外贸发展的动力。
虽然第三季度外贸增长比上半年明显改善,第四季度有可能仍然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是作为外贸晴雨表的“广交会”上,诸多企业难以感受到外贸回升的喜悦。而9月份我国出口的下滑,表明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外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业内人士表示,欧美需求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但是当前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则出现明显的回调。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的显著放缓,并且出现资本流出、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加剧,导致需求下降,对我国出口造成不利影响。沈丹阳指出,今后几个月我国外贸仍将面临着新兴市场进口需求明显不足的严峻考验。
相对于较好的三季度外贸数据,更多的出口企业却感觉到经营压力并未减轻。主要因素在于汇率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打击了出口企业接单的积极性。尤其在周边国家纷纷货币贬值的同时,我国人民币一直单边升值,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使得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由于我国与周边国家出口产品具有同质性特征,周边国家的货币贬值,也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受到冲击。人民币升值趋势导致不少出口企业不敢接受长期订单,更多地选择短单、小单。实力较强的企业往往通过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或在有限的议价空间内尽量提高报价来抵消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带来的利润损失,而中小外贸企业则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往往牺牲利润来保证订单,但是这一做法难以具有可持续性。推掉订单成为一些外贸出口企业痛苦的抉择。
复杂的外需形势以及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压力,决定了虽然今年完成全年的预期目标基本没有问题,但是重返以往的高速增长态势不大可能,平稳增长有望是后期我国外贸形势的基本特征。